聚焦两会⑪ | 成都市政协委员、天府新区商会副会长彭小利积极履职建言
彭小利
成都市政协委员
天府新区商会副会长
万利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聚焦两会积极建言献策此次市“两会”,成都市政协委员、天府新区商会副会长彭小利就“城市更新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以文化为纽带的双城经济圈建设”、“抢抓天府新区省级教育综改试验区先行优势,打造全域研学中心平台,构建五育并举教育新样态,赋能文旅产业新增长极”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01成渝双城文化先行-构建以文化为纽带的双城经济圈的意见建议一、以文化为纽带的双城经济圈构建意现状与意义。成渝经济圈的核心定位,离不开城市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成渝两地文化一脉相承的桥梁纽带作用,统筹推进协同发展资源共享沟通构建成渝城市圈文化协同发展具有如下意义:
1、文化产业成为城市经济增长极。成渝两地文化协同发展强强联手将会全面提升成渝经济圈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促进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
2、传统文化积极促进城市优质要素集聚。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传承的巨大价值和时代影响力,国家中心城市普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巴蜀一家文化同源为成渝经济圈发展提供了同根同源的历史文化基因和基础。
3、文化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永续动能,双城文化融合是创新的基石,文化创新创造了经济社会的生态价值,成为新型工业化和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
二、推动成渝双城文化融合发展的意见建议:
1、明确主体建立健全机制。建立健全文化交流机制,让成渝双城文化交流互通融合成为常态,通过文化融通交流机制的完善,增强成渝核心城市的开放度 。
2、增强文化产业融合提升双城文化协同扩大区域影响力。共建川渝文化产业园区,提升双城经济圈的文化影响力,通过成渝城市的文化产业融合,发挥成渝核心城市的中心辐射功能。
3、激发城市创新创造新动能、彰显成渝城市功能活力。通过优化文化发展文化环境资源建设,增强成渝核心城市功能吸引力,全面完善文化协同建设机制,拓展成渝核心城市功能的开放度。
02城市有机更新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城市的灵魂和命脉是文化,尤其是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的传统文化更是城市的生命石,它影响甚至决定着城市规划发展的方向和结果。
一、现状:
当前成都正在全力推进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街坊体系和“两环八线十三片”街巷游线体系建设,并以此推进周边老旧小区、历史建筑、文保单位等整体改造利用。城市更新也从过去的物质改造向深层次的文化营造场景再造过渡,在城市更新中文化应该得到传承创新并与改造后的建筑空间形态形成新的城市场景。
二、建议:
1、无策划不规划。城市更新从全面系统策划开始,以策划成果指导具体规划过程,形成统一的城市文脉、城市空间系统,彰显片区独特价值。
2、挖掘文化找寻片区更新独特价值点。城市更新找准特质,注重对地域文化的深度挖掘,维护并系统展现城市片区特色,街巷空间和场所精神。
3、政府统筹社会推进全民参与。城市更新要特别重视引导社会参与充分尊重专家智慧建立城市更新专家智库。
4、建筑形态有特色城市色彩要独特。建议设立城市更新建筑空间与城市色彩设计应用导则,通过城市更新设计导则对区域的建筑形态、城市色彩、等制定导则,片区城市风貌改进与城市更新应该依据导则开展相关工作。
5、建立城市更新结果评价与长效优化机制。建议成都率先建立城市有机更新评价系统与项目可持续优化跟踪系统,从机制上保障城市更新项目从系统策划、科学规划、社会参与、全民评价、持续优化。
03抢抓天府新区省级教育综改试验区先行优势,打造全域研学中心平台,构建五育并举教育新样态,赋能文旅产业新增长极以成都天府新区为例,打造研学供应链中心平台,构建五育并举教育新生态和文旅产业新增长点。
一、紧抓教育改革机遇,深化“五育并举”,新区研学虹吸效应凸显。新区教育深入贯彻中央“五育并举”教育方针,探索公园城市的教育表达,整合构建“四位一体”的教育新生态新模式。构建研学全产业链服务平台 ,以千家企业为推力,助力新区产业发展。
1、构建共建共享发展平台。打造新区研学教育发展新思路,推动研学营销联合、管理互动、共享共融。2、构建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形成一街道一特色的全域研学新区泛营地,为新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教育支撑。3、构建多个维度结合方式。以研学实践活动为载体,构建新区全域研学新局面。
二、以新区全域研学为例,创新产业模式,抢占新经济增长点。以天府新区为例,目前新区将研学课程融入公园城市、融入学校课程、融入教育需求,将创新课程作为核心竞争力,探索育人模式新变革,不断服务新区教育综合改革实践。在后疫情时代中促进资源的整合与企业发展的转型,从而以研学来助力公园城市教育表达,以教育为支点,为产业赋能,建立新经济增长点。
三、把准趋势、找准路径,国企平台助力研学产业模式提能升级,适应经济新常态。以新区为例,天投教育旗下的研学公司以国企平台、汇聚资源、链条服务、全域覆盖为工作思路,深化研学服务标准化建设,形成“天府乐学”品牌标准,用标准反推行业规范,打造新区高质量研学新生态,已具雏形。1、推进标准化保障支撑。2、推进标准化评价体系。3、推进标准化流程建设。
四、需要市政府支持:
1、大力扶持研学旅行产业发展。以新区已有平台为基础,向外辐射,资源整合、生源互换。以新经济模式带动整个产域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2、重视研学旅行开发中天府之国本土文化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推动研学旅行可持续健康发展,在政府统筹下多方协作,将城市打造为立体全面的研学生态产业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研学旅行,实现全面发展,体现教育价值。
04推动“天府文化论坛”成为城市对外文化传播交流平台纽带,全面激发天府文化创新创造力擦亮打响新区文化名片一、抢抓机遇,搭建平台,让天府文化论坛成为天府新区对外交流的文化名片,成为新的十四五阶段两区一城建设的重要文化名片。通过举办大型活动,增强天府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天府文化与“一带一路”文化的交流融合,为新区建设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建议以天府文化论坛为契机,激活天府文化的创新创造力,围绕三城三都建设,以文化助推产业为方向,汇聚力量,促进发展。聚焦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和“天府文创城”打造,推动天府新区和成都文创产业发展。
三、彰显成效,展现形象,让天府文化论坛打造成为天府文化对外传播交流的载体平台。通过举办“论坛”,对天府新区的全面发展、公园城市建设进行全媒体多维度的宣传,进一步提升天府新区影响力。
四、推动形成以“论坛”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链体系全面激活天府文化的创新创造力。将“论坛”作为天府新区开放的文化交流、产业合作核心平台,推动建立“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心,助推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引导天府文化向“一带一路”融合发展。以文化交流合作作为天府新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重大要求的具体举措。
最后建议将天府文化论坛作为推动“重要节点”建设的重大举措,作为推动“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发展的理论高地和城市文化名片,让天府文化论坛成为新区建设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文化纽带和重要阵地,把天府文化论坛纳入十四五规划重大城市文化工程项目,把办好天府文化杂志,做响天府文化论坛作为传承天府文化根脉,加强对外文化传播交流阵地,激发天府文化创新创造力的抓手载体。聚焦
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