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空白板块

四川省政协 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在蓉闭幕聚焦两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于5月11日下午在成都闭幕。 省政协主席柯尊平主持闭幕会并讲话。闭幕会的执行主席是柯尊平、崔保华、钟勉、张雨东、李昌平、王正荣、赵振铣、陈放、杜和平、林书成、欧阳泽华、祝春秀、刘成鸣、王建军。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省委副书记邓小刚,西部战区副政委兼战区空军政委姜平等,应邀出席闭幕会并在主席台就座。 在闭幕会前举行的选举大会上,杜和平、刘成鸣委员当选为政协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副主席,吕芙蓉、任晓春、刘勤、李亚莲、李群林、杨丹、沈晓玲、岳凡宋、康俊、游开余、熊方军、潘国华委员当选为政协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闭幕会应到委员881名,实到委员828名,符合法定人数。 闭幕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十二届三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柯尊平在讲话中表示,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是一次高举旗帜、凝心聚力,提振信心、开拓奋进的大会。省委书记彭清华在大会开幕会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了高质量谋划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点任务,提出了助力夺取“双胜利”“五个聚焦”的重要要求,为全省政协各级组织和广大委员围绕中心大局履职尽责指明了着力重点、寄予了殷切希望。 柯尊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四川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艰巨繁重。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弥足珍贵。全省政协各级组织和广大委员要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书记彭清华“五个聚焦”重要要求,始终坚持省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柯尊平强调,协力夺取“双胜利”,必须把牢政治方向,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毫不动摇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教育引导广大委员和各族各界人士初心如磐不动摇、矢志不移跟党走。必须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全省中心大局,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以高质量的履职成果为一域增光、为全局添彩。必须坚持履职为民,助力决胜全面小康,紧扣打赢“三大攻坚战”,多建顺民意、惠民生的真言,多办解民忧、暖民心的实事。广大政协委员要始终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切实把伟大的抗疫精神转化为扶贫济困、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的具体行动,在大战中强化责任担当,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中共四川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法院、省检察院、驻川部队的领导同志和住川全国政协常委、部分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应邀参加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 来源:四川观察
2020-05-12 18:13:44
徐兆儿 四川省政协委员 天府新区商会理事 盈富教育集团董事总经理此次四川省两会召开,为确保会议安全、有序、顺利召开,按照中央、省委有关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四川省政协委员徐兆儿,作为尚在境外的港澳委员,通过线上平台查阅会议资料、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履职建言。提案内容加强学前教育扶持力度 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自去年两会以来,政府就明确提出要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加快发展不同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目前,疫情给国家希望大力发展的幼教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01进一步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建议创建公平平等的竞争环境,健全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机制,加大对民办幼儿园扶持力度,更好地保障民办学前教育对我国社会主义学前教育事业贡献力量。02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使父母能更好地胜任其“职”加强宣传家庭教育的科学先进理念,建立和完善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家庭教育社会支持机构的建设,推动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加快家庭教育国家立法,使家庭教育的战略地位得到专项法律确立。03重视和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加强对幼儿园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研究的支持及培训力度,开展在职教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培训,完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研究及教材建设,势在必行。
2020-05-11 18:27:20
毛   力 四川省政协委员 天府新区商会副会长单位成员 四川千行你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省政协委员毛力,在省两会小组会议发言中表示,“2020年初在打赢疫情防控战的关键时期,政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显示出政协和委员的责任担当。战胜疫情的伟大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最好证明。” 他还表示,千行你我和淘金你我作为战斗在基层和一线的天府新区企业,今年要为扶贫工作继续添砖加瓦,通过免费培训等产业扶贫手段,继续针对凉山州完成好省政协安排的扶贫任务。同时,在抗疫方面,继续发挥好天府新区互联网新经济企业的作用。 提案内容发挥天府新区优势 形成双城经济圈亮点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在引领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工作中,率先与重庆两江新区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形成双国家级新区的龙头引领,为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同时清华书记也指出“把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天府新区作为连接成都、眉山和资阳的重要通道,也拥有高科技产业集中优势与德阳重工业相互辉映。01持续加大对新区的投资力度和政策指引建议将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作为成德眉资同城化的核心区进行定位,希望省委省政府给予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更大的投资力度和政策指引,发挥出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区位好、公园城市规划带动、科技和现代服务业能力集中的优势,迅速形成双城经济圈的亮点和至高点。
2020-05-11 18:27:20
罗宇龙 四川省政协委员 天府新区商会常务副会长 超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提案内容建立巩固脱贫、防止返贫长效机制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今年省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此,省政协委员、天府新区商会常务副会长、超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宇龙就带来了一份关于脱贫攻坚的建议。他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好各项资源优势,量身定做脱贫方案,巩固好脱贫成效,确保贫困户脱贫后不返贫、脱贫后能致富,从而建立起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01精准扶贫要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互促共进在产业扶贫的过程中,要注重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建议在县域范围,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增加资本积累能力;在村镇范围,增加公共投资,改善基础设施,培育产业环境;在贫困户层面,提供就业岗位,提升人力资本,积极参与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02建立“避免因病返贫和因学返贫的长效机制”建议要实施以政府主导,整合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村级医疗机构建设,避免因病致贫;着力发展教育,把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加大教育投入,通过设立贫困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专项经费,制定专项定向性培养政策等举措,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贫困地区彻底摆脱贫困。
2020-05-11 18:27:20
刘国能 四川省政协常委 天府新区商会常务副会长 国盛基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省政协常委刘国能表示,最关注的两会话题是疫情后经济发展,“我从事中医药行业多年,疫情给我们这个行业带来了新思考,我们也在转变产业模式,适应经济发展。“ 他还表示,中医发展不是单纯解决某个单一层面的问题,必须结合大健康产业发展思路,创出药、医、养相结合的创新发展模式,建立药医融合、医养结合的综合示范模式。提案内容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 持续“擦亮川药金字招牌”四川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中药材覆盖区域广,特色品种数量大、优势明显。全国常用中药材品种我省有312种,占全国的86%,我省道地药材有86种,数量居全国第一,其中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中药材产品31个。据统计,全省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已达637万亩,川芎、川贝母、川麦冬、川白芷等道地药材的人工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中药材年产量102万吨,年总产值达173亿元,其中产值超过千万元的品种31种。01制定规划政策 推动中药材产业联动发展建议将中药材产业列为全省重点特色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请权威机构制定道地药材品种的规范化生产标准,从宏观上指导全省中药材产业科学发展,避免盲目发展、低水平发展和重复建设。02做实三产,推动我省中药材产业多向融合加快推进建设一个真正意义上辐射西南、西北地区的的综合性中药材交易中心,依托中药材产业园和美丽乡村建设,探索“中药材+旅游+康养”模式,打造一批集科技农业、名贵中药材种植、中医康复、田园风情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养生康养基地。03做强二产,培育我省中药材产业增长点在有资源优势的市州启动中药材产业园建设,加强招商引资引智,针对中药材产业特点,制定和完善优惠政策,引进技术含量高、发展后劲足的科技型企业,提升中药材资源就地转化率,培育中药材产业新的增长点;鼓励中药材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优先采购本土企业药品,支持企业发展壮大。04做优一产,培植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根基开展中药材资源普查行动,突出我省中药材资源优势,建立中药材资源动态数据库,加强野生中药材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实现中药材资源可持续利用。 不断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严格监管的原则建立区域性道地中药材交易、种植、产地加工基地,更加凸显我省中药材在全国的重要位置,擦亮川药这块金字招牌。
2020-05-11 18:27:20
刘烈雄 四川省政协常委 天府新区商会常务副会长 成都同源丝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提案内容推动川港青年交流学习 增进两地青年互动发展2019年8月22日,省委书记彭清华在成都会见“四海一家·川港同行”青年交流团。彭书记说:青年是推动川港两地关系发展的生力军,代表着希望和未来。我们愿共同搭建川港青年交流交往的友谊桥梁,增进两地青年间的互动了解,推动川港各领域合作向纵深发展。现在有必要让川港青年“走出去、引进来”,使川港两地青年互动交流学习,增进学习,扩大视野。 为让更多的香港青年增加对国家,民族的认同,了解内地、了解四川的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现状。通过两地青年之间的互动交流学习,通过看、听、谈、想、辩等多种方式,能够更全面的掌握信息,辨清是非,找准方向、明确定位,共同认识国家的发展大局和寻找自身未来的发展空间。01将川港学生双向实习工作纳入政府整体扶持实习计划建议政府对“为川港两地青年交流学习开展活动搭建平台”的相关机构,进行深入调研并给予政策和资源扶持。建议政府将川港青年双向交流学习、职业教育与创业计划纳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和财政预算,设立川港青年交流学习工作专项基金。02建立川港青年活动基地建议由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统战部等牵头,建立川港青年交流学习基地平台,搭建川港两地青年工作桥梁与纽带,选择川内优秀企业让香港青年进入企业体验学习,帮扶四川学生赴香港定点交流。03建立川港职业教育合作建议政府通过搭建川港交流平台与香港职业教育学校、专业培训学校合作,成立川港职业教育学校,提高川港两地青年的职业技能,使两地青年在职业、专业技能学习毕业后能到川港就业。有效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推动川港青年正向互动学习,携手并进,为两地青年的成长创造更好条件。
2020-05-11 18:27:20
聚焦两会省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 罗宇龙代表省工商联界别作大会书面发言在四川省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上,四川省工商联提交了《关于疫情后强化对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支持引导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提案》称,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较大影响,广大民营企业受疫情影响极大,在疫情的打击下,很多民营企业生存危机加重,发展短板凸现,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疫情过后如何尽快恢复生产,保证正常发展,不仅关乎到企业的生死存亡问题,也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 《提案》称,从调查情况来看,民营企业普遍反映依靠自身快速脱困比较艰难,需要政府帮困解难的心情十分迫切。因此,疫情后,民营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政府相关部门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支持引导,在双方共同发力下,帮助企业度过难关更好发展。 省政协委员、省商会副会长、天府新区商会常务副会长罗宇龙,代表省工商联界别向大会提交了题为《积极搭建“五大平台” 更好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的书面发言,呼吁为民企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罗宇龙在书面发言中提到,近年来,我省民营企业“走出去”整体呈现出外贸总额增幅、占比双提升,外贸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对外投资主体队伍持续壮大,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等特点。2019年1至11月,我省民营企业进出口额1463.64亿元,同比增长17.5%,在进出口总额中占比达23.9%。但也还存在民企抱团不紧、金融服务不足、政策支持不强、信息渠道不畅、技术标准不同、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为此建议: 一、搭建商会联盟助力平台,推动民企抱团发展 一是建立大型商会联盟,服务大型民企开展境外投资、国际经济合作;建立与境外商会的国际合作联盟等,为“走出去”的民企提供国际化平台和服务。二是支持“走出去”的中介服务机构与“走出去”的民企组建战略联盟,共同争取国际竞争组合优势。三是引导商会加强同行业民企间的联系,代表本行业民企与相关国家(地区)政府沟通,发挥商会在解决国际投资争议、贸易摩擦、法律纠纷上的支持作用,协助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二、搭建金融服务支持平台,助推民企稳健发展 一是完善民企政策性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加快创新相关金融产品;在金融风险可控条件下,建立海外投融资审批“绿色通道”,为外向型民企、国际化经营程度高和有国际化发展潜力的民企提供审批和专业分析服务。二是根据国家境外投资产业政策,建立境外投资发展基金,努力满足不同类型民企“走出去”资金需求。三是在保证信贷资金安全前提下,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与境外投资相关的信贷服务,尝试建立风险基金,依托银行、保险和国际商会等,加大风险监控和预报。 三、搭建政策支持保障平台,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一是围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欧班列沿线、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一区一线二走廊”,结合民企“走出去”有效需求,积极建立“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库,实施重点企业服务和重点项目跟踪制度,定期推出“一带一路”政策指引。二是继续推进中德、中法、中韩、新川等国别合作园区建设,大力促进蓉欧班列提质增效,积极拓展南向国际铁海联运班列,进一步增强我省与“一带一路”的连接。三是进一步完善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审批、税务、投资、金融等方面政策,特别在商务考察、出国参展、贸易洽谈、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给予便利,支持民企有序“走出去”。 四、搭建信息服务交流平台,畅通对外投资渠道 一是建立商务交流平台。加大对外投资洽谈和推广力度,精心组织“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万企出国门”“千企行丝路”“百企进中亚”等重大投资促进活动,推动民企抱团出海。二是建立信息披露平台。进一步建立政治、经济、金融、科技、法律、文化等风险信息及时提示预警机制,委托专业机构对关联度较高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年度风险评估,及时披露相关重要信息,降低民企国际化经营风险。三是建立国际对接平台。加强与国际产业组织官方交流协作,促进中外标准统一化和互相认可,减少贸易壁垒,提升民企的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四是设立民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服务中心,整合相关职能部门资源,提供有效信息,提升民企对外投资信心。 五、搭建人才培养支撑平台,提高民企国际竞争力 一是组织民企负责人参加各种涉外培训、对接会、研讨会、项目推介会等,让民企及时获得境外政策走向、法律法规、市场规则等方面的信息。二是充分发挥国内外高校、商协会作用,促进境内外人力资源机构合作,整合培训资源,打造精品课程,对“走出去”的重点民企所需跨国经营管理人才进行强化培训,努力造就一批复合型人才。三是建立海外在川留学生信息库,加大人、财、物支持力度,培养更多面向未来、熟悉两地经济文化的人才。
2020-05-11 18:27:20
温雪倩四川省政协委员天府新区商会副会长天府新区商会文化专委会主任成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董事长温雪倩建议加大数字知识产权开发助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巴蜀文化自古以来都是融合发展,共荣共生。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国家战略,文旅是重要的力量。2018年四川和重庆的地区生产总值合计超过6万亿元,其中文化旅游产业总规模就超过1.8万亿元。文化创意产业的命脉是知识产权,决定着产业的发展前景和未来走势。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引领,音乐、视频、艺术、文学、创意设计等一系列文化产业原创知识产权的保护交易的数字化应用势在必行,将会成为文旅、文创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成渝两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才结构等存在明显的差异化,整合两地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数字化知识产权产业,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01建立成渝两地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建议基于天府新区天府文创城发展、天府新区知识产权法庭,依托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在四川天府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政府间合作共建数字化知识产权创新服务机制。02打通两地政府间协同,全面实现两地知识产权保护融合建议川渝两地的权利人可实现跨区域登记保护,将川渝两户籍人口及在地企业可在两地间自由选择登记地保护,优惠支持政策共享。03充分利用成渝高校资源,为两地文化创意产业和数字知识产权发展提供强力的保障建议推动成渝两地高校建立跨学科的数字知识产权保护开发融合发展的支撑平台。全方位打通涉及数字知识产权的作品原创、法律保护、技术平台、交易通道等生态链,依托高校资源构建基于5G、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全面解决当前原创知识产权的数字化保护交易问题。04构建校、地、企多方合作生态将两地产业的重要力量聚合起来,建立“政府引导、院校支撑、市场主导”的模式,引导和支持两地院校、行协会和企业在异地开展合作,实现两地产业的抱团融合发展。
2020-05-09 20: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