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 | 商会副会长徐孝洪入选川菜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川菜传统烹饪技艺是巴蜀地区民众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的关于饮食生活的智慧和实践,川菜取材广泛,调味多变,烹饪方法多样,菜点适应性强,具有清鲜醇浓并重、善用麻辣的风味特征。2021年5月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5年3月,四川省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名单正式公布。 商会副会长徐孝洪荣获文化和旅游部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菜烹饪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SCIN2025徐孝洪与他38年的川菜生活· 丈夫志四海 万里犹比邻 · 我是徐孝洪,一名川菜非遗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从1986年通过高考考入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今四川旅游学院)系统学习川菜烹饪知识,到今天深耕烹饪与餐饮行业,已38年有余。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老照片《 38年,在时间的长河中如白驹过隙。 于我而言,筚路蓝缕,堪比宝典。厨师、餐厅主理人、品牌创始人、烹饪专业老师、非遗传承人……不同角色的沉积,让我拥有了一段幽微之光的绽放。三尺讲台守初心,四季耕耘育桃李。 作为四川旅游学院的一名老师,我更知肩上担子的分量与特别,用烹饪感知烹制,用川菜影响川菜。》徐孝洪在校讲课《·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年少不知愁滋味。 妈妈用坛坛罐罐启蒙了我对味觉世界的好奇,自制豆腐乳、豆瓣、醪糟……中国人最质朴的生活元素蕴藏着发酵与风味的秘密,成为我走向烹饪的源动力。 求学路上遇良师。 老师说 “烹饪是科学,是文化,是艺术”,那些睿智的名字至今让我躬身肃立:张富儒、苏树生、张昌余、罗松柏、罗长松、李代全……》徐孝洪与部分恩师合影《 行业前辈、同道中人都是我终身学习的楷模。 沉浸在川菜历史的浩瀚洋流中,我们注定成为川菜长度的一部分。 今天,是传统血脉的延续。未来,是当代探索的更迭。· 千锤百炼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 多品牌创业让我深入到川菜的精彩。从荣金华鱼头到徐记家婆菜再到赤香,从银芭到南贝,从渔盼到言门十二味,从与威士忌的奇妙混血“叠宴”到广州的“新川绎”…… 川菜的宽度蕴含了多种表达,可市井,可江湖,可家常,可精致。小鲜怡情,大雅明志。》四际各品牌《 烹饪乐趣让我获取更多川菜的灵感。 分档取料、刀工火候、调味装盘……研习理论架构与操作规范,助我开启川菜之门。》川菜传统九色攒盒《 科学烹饪、发酵工艺、酱汁乳化、蒸馏萃取……洞悉与探索学科前沿,川菜的另一段路也风光无限。》量化发酵《》干式熟成《》低温旋转蒸发仪《 川菜的宽度在无限可能,川菜的高度在国际化。 站在当代,立足传统,走向世界,是我及学院派团队思考得最多的课题。》徐孝洪团队与米其林星厨交流厨艺《文章来源:四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