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空白板块
会员企业
“强大的暴雨云团”“对流强度、冷云盖尺寸让人想到了强台风”“气势超过了巅峰时期的台风米克拉”……对于近期成都的强降雨,网络上有气象爱好者这样描述道,并配上了暴雨云团的云图,由红色、灰白色区域组成的云团,仿佛要吞噬一切。
截图据气象爱好者
“强台风”“灌水”“暴雨中心”……
对于网友的关心和疑问,
专家的解读来了!
四川省气象台副台长青泉解释,图中的暴雨云团的红色区域,即为冷云盖,“红色区域温度在零下52℃,灰白色区域温度更低,其覆盖的区域为对流中心,降水很强,小时降水量能达到80毫米,还会伴随雷电天气。”
而零下52℃的冷云区覆盖的区域,如果超过5万平方公里,就被称为中尺度对流复合体。青泉表示,这次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于11日凌晨形成,一度覆盖了四川包括盆地西部在内的大片中西部区域。“副热带高气压西进,高原低槽东移,配合低空急流,加上盆地西部前期晴热高温天气累积的能量,综合新因素导致。”
8月11日上午,四川上空的冷云盖,当时暗如夜的成都,就在灰白色区域里
随着复合体中的对流中心移动,强降水区域会跟着移动。”昨天上午,成都天色暗如夜,城市大雨如注,“云团对流中心强的时候,正在成都上空,云层很低,也很厚。
”这场暴雨被省气象台称作“难得一见的持续性暴雨天气”,是第二场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范围很大,主要集中在盆地西部的绵阳、德阳、成都、雅安、眉山、乐山等地,强度很强,出现了大片的大暴雨,局部的特大暴雨。”
青泉说道,“从全国来说,四川可以说是暴雨的中心。”
8月12日上午11:15,四川上空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云图
青泉也直言,这次的强降雨天气过程可谓极端,在雅安芦山出现了24小时420多毫米的降水,“超过了四川的历史第二大极值。”他介绍,四川历史第二大极值出现在2013年的7月,为415.9毫米,第一大在1993年,24小时降水量达到528毫米。
“暴雨云团今天晚上还要持续,明天白天减弱。”青泉介绍。他预计,降雨将会持续到中旬末,主要集中在盆地西部和高原地区,“降水不断,强度没有那么大,但也有局地会出现暴雨。”
成都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成都不是四川的暴雨中心
8月12日,成都市气象台相关专家、首席预报员张葵予以解读:
此次成都西部连续暴雨过程出现的主要原因有4个:
第一是副热带高压西进,带来了充沛的水汽条件;
二是水汽配合源源不断的高原低值系统向盆地东移;
三是低空急流持续加强;
最后,由于西部山区地形特点,使气流不断被迫抬升,持续在高空形成了充足的降雨条件。
此次降雨过程全市普遍暴雨到大暴雨,雨强极强,最大小时雨强109.6毫米,过程持续时间长,目前连续性暴雨已经持续了36小时,并还将持续。预计今天白天到晚上成都市阴天有中雨到大雨,局部地方暴雨,个别地方大暴雨。预计13、14、15号降雨量会稍微减弱一点,不过,16日前后降雨会再次增强。
而对于网传的“成都未来一周甚至更长时间,是全国暴雨的中心”,张葵予认为从未来3天看,至少成都不是四川的暴雨中心。16日前后成都市还有一次较明显的降水天气过程,具体降水强度,成都市气象局将持续跟踪并及时发布相关的预报预警。
来源:成都商报-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