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空白板块

确立开放新目标!成都要建第四个国家级开发区!
2018-07-09 21:13:39


对外开放,是我国40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宝。




7月6日到7日召开的成都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省委构建“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成都是“四向拓展”的起点又是“全域开放”的支点,为成都未来发展创造了重大历史机遇。


成都提出,高质量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将坚持“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持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


增强门户枢纽地位和战略支撑作用


用好以成都为四向开放起点的机遇,着力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精准定位“四向拓展”8条铁路通道与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形成的互动关系,借势借力规划一批支撑开放高地建设的平台,形成西部国际门户枢纽的战略支撑。


用好构建立体开放战略通道的机遇,助力“全域开放”。加大国际化物流企业、国际贸易商和跨国公司的引进力度,充分运用战略通道和开放平台,形成全球要素配置和市场覆盖能力。


用好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机遇,全力推进城市国际化进程。向国际国内先行城市学习,以领导干部站位、境界、能力的提升带动全社会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抓创新、谋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引智引才力度,通过国际国内优势资本和先进企业的进入,激发带动区域生产要素高效应用和潜在生产力转化生成。


面向全球构建高质量开放型经济体系


聚焦高质高端构建开放型产业体系。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重塑,精准绘制产业生态圈全球全景图,与其他市州共同构建“总部+基地”“研发+生产”“中心+网络”新型产业协作关系,打造以成都为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


聚焦集成引领构建开放型平台体系。以淮州新城为中心整合区域资源规划建设第四个国家级开发区,紧贴国际中小企业需求高质量推进国别园区建设,着力打造“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对外交往中心等标志性载体,要加快构建多功能口岸开放平台体系,申报设立更多海关特殊监管区和进境商品指定口岸,推动天府国际机场口岸建设和青白江铁路口岸开放,增强口岸平台整体竞争力。


聚焦高效便利构建开放型市场体系。认真落实新版外商直接投资负面清单和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坚持以六类500强企业为战略目标,建立完善招商引资大数据动态跟踪平台,大力实施跨国企业总部提升计划,深度研判即将施行的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机遇。


对标一流全力推动营商环境国际化


强化遵循国际惯例的法律服务供给,主动对接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完善地方法规,建立健全自贸试验区重大事项法定听证制度和行政咨询体系,探索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大力推行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直通车制度,打造西部法律服务核心城市。


强化体现国际水准的政策服务供给,定期发布外企投资白皮书,清理和取消资质资格获取、招投标、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差别化待遇,全力争取国家级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强化链接国际网络的通道服务供给,为跨国企业运用战略通道形成物流配送能力,提供无差别的政策服务,着力建设面向全球、服务“一带一路”的供应链枢纽城市和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



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作为龙头如何发挥表率,成都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哪些方面发力?此次全会进行了重点的部署。



力争通过3至5年
形成2个万亿产业集群


成都将把握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经济构建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形成2个万亿产业集群、2个五千亿产业集群、6个双千亿产业集群和一批成长性好的新经济产业集群。


此外,围绕“六大形态”、构建“七大应用场景”,形成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清洁能源、现代供应链等新经济为主要形态的开放型产业体系。


创新驱动发展
培育一批“隐形冠军”


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团队引进能力,柔性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等科技领军人才(团队),到2020年引进和培育100个顶级创新创业团队。鼓励军民两用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2亿,技术市场交易额超过600亿元。


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国企,到2020年,国企资产总额达到15000亿元,净资产收益率4.5%。资产证券化率达到30%以上。


与此同时,培育一批“拟上规、成长型、小巨人”企业和一批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


区域协同发展
实现成德成资成眉三地一体化


成都将和德阳、资阳、眉山协同发展,推动环成都经济圈一体化。在产业、通道、平台、服务、市场上共建共享,实现区域铁路公交化运营。共同打造成德绵、成德资、成眉乐三大产业联动区,推动具有区域特色的军民融合产业聚集化、规模化、高端化;深化成都科学城与绵阳科技城互动合作,加快建设成德绵国家科技城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携手打造大成都、大峨眉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全力打造全省发展的主引擎和区域协调新典范,让周边城市与成都真正形成“近水楼台”的新型关系。


以简州新城为中心
建设第四个国家级开发区


成都已初步形成多类型、多层级的对外开放平台体系,但全球影响力和开放引领性仍显不足。


如何突破现状?会上,成都提出要充分发挥天府新区、高新区、经开区高端创新资源集成运用能力。用足用好空铁一体化形成的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集聚能力,以淮州新城为中心整合区域资源,规划建设第四个国家级开发区。


同时,坚持以国际标准推进高质量国别园区建设,创新园区运营模式,搭建国际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着力打造国际中小企业来华投资兴业首选地和集聚地;加快建设“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一带一路”对外交往中心等标志性载体。


以天府国际空港为战略支点
打造成都的高铁交通圈


围绕提升门户枢纽能力,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通信枢纽。成都提出,要发挥南丝绸之路起点的区位优势 ,以建设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空港新城为重点,加快构建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打造以天府国际空港为战略支点的高铁交通圈,形成连接国际国内主要节点城市的高效客货运输网,构建起“空中丝绸之路”和“国际陆海联运”双走廊,加快建成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这也意味着,以后空地联运,无缝连接的出行方式,将成都带向更加开放的发展前沿。


创构成都生活美学地图
全面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高品质生活从何体现?成都直面住房、就医、教育等备受关注的难点问题,同时,全面提升就业创业质量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教育要高质量发展,成都将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努力解决“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到2020年建成中小学、幼儿园500余所,增加学位约28万个。


看病不再难,将加快建设“健康成都”,到2020年,基本形成均衡协调、一体高效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人均期望寿命81岁以上。


住房有保障,成都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切实解决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未来3年新建商品住房66万套。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成都精神的灵魂,成都将推动天府文化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化,塑造别样精彩的人文魅力和城市气质。把天府文化融入城市社区、绿道体系和川西林盘的建设,打造“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文化景观、文创街区和小镇,创构成都生活美学地图。

(来源:川商观察)